昆仑博爱

昆仑博爱2012.1(总第01期)

时间:2012-01-31   来源:青海省红十字会   作者:办公室  浏览次数:17379
  国际红十字运动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目前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87个国家红会成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世界性人道运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至今有108年的历史,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积极履行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得力助手的职责,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我要在孩子们徘徊孤单的时候
帮助他们变得坚强
——记青海省红十字志愿者孙暄
  孙暄,女,1949年出生于北京,1968年加入知青行列上山下乡,1971年起在郑州铁路局西安分局工作,1990年调入北京铁路局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她毅然前往北川中学参与志愿服务。在北川的日日夜夜,她时刻感受到大爱中国的震撼,感受到灾区人民的质朴、可爱与感恩。从此,她更加热心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2010年计划前往青海玉树旅游的她,得知玉树发生地震的消息后,除了积极捐款捐物外,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来到玉树,开始了她默默无闻、漫长而艰辛的三年红十字志愿服务生涯。
  在玉树八一孤儿学校的老师和在北京的公益圈内,熟悉孙暄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孙大姐,而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孙阿姨。在别人的眼里,孙暄是一个心性耿直、善良朴实和乐于助人的人。家中有养育她的93岁、95岁高龄的父母,还有退休且身患糖尿病的丈夫和听话又很争气的孩子们。在这个家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是一个贤惠的妻子,更是一个称职的妈妈,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作为她这样一位63岁的老人,待在家里侍候年迈的父母、照顾多病的丈夫、呵护着孩子们本来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她为了给玉树地震中心灵受到重创的孤儿以心灵慰藉,毅然决然地离开父母、丈夫和孩子们只身来到玉树八一孤儿学校的孩子身边,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她只是纯朴地觉得玉树的孤儿们更需要她。每次离开北京前往玉树时,她怕父母担心,不敢提前告诉父母。家里也要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为丈夫包上几百个各种馅的饺子冻在冰箱里,一切准备就绪,在上飞机前才电话告诉姐姐让她转告父母,自己去玉树的消息。
  刚到玉树的时候,整个结古镇一片狼藉,没有板房,大家都住帐篷。在孤儿学校的她克服自己因高原缺氧、生活习惯、民族习俗的不同所带来的不便,和当地藏族女同胞一起为参加孤儿学校灾后重建工作的人们和其他志愿者做饭。每天从早忙到黑,有时都顾不上自己吃饭。有时自己的饭刚刚准备好,结果又来了志愿者或捐赠人,她又把饭让给别人吃,宁肯自己啃干粮。身处民族地区,虽然没有和藏族同胞共事的经历,但她却非常注重生活细节,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共事一段时间后,她就得到了大家的尊重、爱戴和信任,周边的群众和志愿者、捐助者都知道孤儿学校有个北京来的孙大姐。
  随着在孤儿学校时间的推移,她的真诚与无私越来越多地赢得了老师和孤儿们的认可,大家看到孙大姐把孤儿学校当作她在玉树的家,把老师和孤儿当作她自己的亲人和孩子。当她看到那些新入校的孤儿因为没有老师,每天和大哥哥、大姐姐们一同起床、一同学习而又根本无法融合在一起时,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向校长尼玛仁增反映情况。鉴于学校老师紧张,尼玛仁增邀请她照顾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孙大姐欣然接受,但考虑到志愿教学,时间过短,给孩子们教的知识不系统,也害怕耽误孩子们学习的最佳时间,她还是提出在学校帮助生活教师先承担后勤工作,共同负责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起居。在承担后勤工作的时间里,孙大姐自已上网查资料,看书学习膳食营养方面的知识,并给校长建议每天为孩子们课间加餐,每人一个鸡蛋、一个水果或一杯牛奶。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她都和生活教师商量进行合理搭配,增加孩子们的营养,一段时间过后,新入校孤儿们蜡黄的脸蛋都变的红扑扑的,精神和身体明显好了许多。
  孤儿江永群措家里没有其他的亲人,是一个性格内向,见到老师和同学们,总是怯生生的,不敢说话。孙大姐看到这个情况后,就格外关心江永群措,和她一起吃饭、一起做游戏,关心她的生活,没过几天,老师们发现,江永群措在孙大姐的面前有说有笑,无话不谈,经常扑到孙大姐的怀里撒娇、淘气。那个以前不爱说话的孩子彻底变了一个人,老师和校长都不敢相信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孤儿学校的孩子们年龄小,大的十几岁,小的只有三、四岁,淘气不听话,经常窜高爬低,新衣服也经常弄得脏乎乎的,有的还破破烂烂,孙大姐就和学校的生活教师把孩子们的衣服缝一缝,补一补,洗的干干净净。她还带动全体老师共同为孩子们洗衣服、做饭改善生活,进一步促进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她建议对孤儿进行全面体检,并对患病的孩子重点关注和治疗,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她的热情、执着和专注,感染了全校师生。大家都说,孙大姐来了以后,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的精神面貌都改变了不少。
  在工作之余,孙大姐经常打电话关心父母的身体,关心丈夫的病情,督促丈夫注意身体。为了让家人放心,她还动员丈夫来到玉树孤儿学校了解她的工作、生活情况,一来就是一个多月。丈夫除了照顾孙大姐外,还和她共同做起了志愿服务工作。
  在孤儿学校服务的时间里,孙大姐深深地体会到,玉树藏区的孩子们与内地的孩子比起来,生活太艰苦了,特别是不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孩子们的学前教育更是一片空白。儿童3—6岁的时候是学习语言和训练动手能力的最佳时间,而这里的孩子们特别是孤儿学校的孩子们根本无法得到这样的教育,孙大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安和焦急。2010年10月孙大姐离开玉树,回到北京。当时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认为孙大姐走后不会再回来了,因为这里的条件太艰苦了。一个在北京工作了多年的老同志,能到这里志愿服务坚持这么长时间,已经非常难得了。大家虽然依依不舍,但也没有过多的挽留孙大姐。回到北京后,孙大姐就来到人民大学附属幼儿园,系统学习和掌握了专业的幼儿学前教育知识。她后来说,我的母亲是北京汇文学校的教师,母亲给了我非常好的启蒙教育,后来,我又在汇文学校接受了很正规的幼儿教育,到现在,我都60多岁的人了,那些在幼儿园学过的歌曲、做过的游戏始终记忆犹新,那段经历对我的成长和一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时刻,如果荒废了,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整个一个寒假,孙大姐除了给年迈的父母做饭,照顾家人外,她对次年再上玉树悄悄做着更加充分的准备。通过网上和书籍复习弥补着幼儿学前教育知识,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她给每个孩子买了不同颜色的日常用品,以及孩子们喜欢的小玩具和零食。她要最大限度地教育和调动孩子们学习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积极性。以至于她上玉树的时候,行李超重了许多许多,但她不愿令孩子们失望,坚持将为孩子们准备的东西全部托运。在青海接她的一位志愿者小伙子甚至提不动她的大箱子,吃惊地一再追问她是怎么带着这么重的箱子和这么多的行李从北京到青海的。孙大姐自信地一笑,只是说我身体好……
  ?011年4月8日,当孙大姐再次出现在孤儿学校的门口时,孩子们惊喜地围了过来,抱着她亲切叫喊着孙阿姨,我们想你了。孙大姐满含着泪水,激动地说,我也想你们了。尼玛仁增校长很高兴,他说,想不到你又回来了,我们都以为你不来了呢。孙大姐说,这次来,我想在这里多服务一段时间,从现在开始到暑假,我帮助生活教师管理学前班的孩子们,给这些学前班的孩子们教授一年级的课程,您看可以吗?校长高兴地说: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在这里多长时间都可以。就这样,孙大姐成为了八一孤儿学校的一名教师志愿者。面对小班,她既要做生活老师,又要给孩子们教学。这一教,她一直坚持到了当年的十月三日才从玉树返回北京。
  在教学的日子里,孙大姐认真教孩子们数数字,唱儿歌,做游戏,给孩子们讲述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们做人要诚实守信,讲卫生,懂得尊重他人,愿意帮助别人。每天见到校长、老师和同学要问好,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不仅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更重要的是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因为在学校里,孩子们早早失去了亲人,从小不能感受到母爱和父爱,缺少亲人的关心,有一定的自卑感。为了让孩子们面对困难时,学会坚强,孙大姐给孩子们教唱《隐形的翅膀》: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经过她的努力,孩子们的学习进步非常明显,一个多月时间,孩子们学会了17首儿歌,能够从1数到100,做游戏时,大家都是争先恐后。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东西,只要学校里来了懂外语的志愿者,她都不会放过任何一次让孩子们学习的机会,去请志愿者为孩子们教英语。她自己也跟着孩子们一块学习,领着孩子们复习,她的愿望就是抓住一切有可能的机会,教孩子们学习汉语、藏语和英语,让孩子们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孙大姐自己以身作则,把自己的板房打扫的干干净净,让孩子们到自己的板房来玩。孩子们走进她的板房,高兴的喊了起来,孙阿姨,你的房子太漂亮了,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房子。孙大姐不失时机的告诉孩子们,只要我们自己勤动手,肯打扫,这么漂亮的房子,我们大家都会有的。结果,在她的启发之下,孩子们都开始动起手来,打扫和整理自己的房子。现在,她带的幼教班的孩子们自理能力很强,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大哥哥和大姐姐们。孙大姐经常教育和组织低年级的学生主动捡垃圾,养成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结果在她和她的幼教班的教育和带动下,全校师生在全校都自觉形成了捡垃圾、讲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现在,每逢学校搞大型活动过后,大家总会看到年龄大小不一的同学们在校园里捡垃圾。如果你要问起他们,他们仰头会骄傲地告诉你,这是孙阿姨教给我们的。
  2011年暑假期间,她利用自己曾经在旅游行业工作过的优势,动员爱心企业资助,将玉树孤儿学校的老师们组织到厦门进行休养,同时把孤儿学校的部分孩子组织到北京开展夏令营活动。还带着他们到自己家里作客,并根据她掌握的孩子的喜好,为他们每人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品。著名雕塑家黄剑女士为玉树制作捐赠了大型雕塑作品—玉树花开。校长尼玛仁增应邀到北京参加作品发布会。为了表示感谢,她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校长一起穿着藏服,拿着哈达参加典礼并专程登门道谢。她已经将自己完全融入到玉树孤儿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融入藏族同胞的行列之中。她的家成了玉树八一孤儿学校在北京的办事处,她成了学校甚至是玉树在北京的代言人。她和爱人经常开车接送到北京出差办事的学校老师,并安顿他们住在自己的家里,视他们为亲人,为他们的事忙前跑后。因玉树孩子长期生活在牧区,受环境、语言、民俗习惯的影响,部分借读在北京、河北等地的孩子在学校会经常造成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每当发生这种情况 ,她又总是受玉树几个学校的委托,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优势,到相关学校及老师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帮助解决各种问题。有时甚至会受到不少委屈。她总是以孩子家长的身份和在玉树志愿服务的经历与激情,和学校进行反复沟通,和老师再三解释。大家常常为她的执着和“多管闲事”所折服,最终她也成了大家的好朋友。玉树的不少老师、学校和志愿者都称孙大姐的家是他们在首都北京的另一处家。
  2011年6月1日,孙大姐穿戴一新,高高兴兴来到孩子们当中,给他们每个人送上一份她精心准备的节日礼物,和他们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孩子们都开心极了。其他的老师们都不理解,问她,孙大姐,今天是孩子们的节日,你怎么穿的这么整齐?这么高兴呀?孙大姐说,是啊,今天是孩子们的节日,我要穿的干干净净,表达我内心对孩子们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我尊重他们,他们也会尊重我啊,这样我和他们之间就更加容易沟通了。在玉树八一孤儿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亲切的称她为孙阿姨,一见面都亲切的向她问好。亲昵的称呼和见面问候,发自孩子们内心和幼稚的童音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对她的尊敬,对她的敬佩,对她的亲切和对她深深地依恋。
  2012年3月中旬,新学校将要建成并投入使用,孩子们要入住新的学校开始上学,为了让孩子们珍惜和爱护新学校的设施,孙大姐在3月5日这一天,为孩子们专门讲授了一堂“如何爱护和使用新学校”的课程,讲述了新学校的建设过程,教育孩子们要爱护生活和教学设施,并告诉孩子们,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叔叔题词49周年纪念日,雷锋叔叔是我们大家每个人应该学习的榜样。之后,孙大姐为他们播放了电影《雷锋》,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雷锋生活的年代和雷锋的先进事迹,还给孩子们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这可是孙大姐在北京期间精心准备的。校长和老师们都觉得孙大姐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非常有效,更加敬佩这位来自首都的红十字志愿者。孙大姐说,实际上,我想做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我准备利用入住新学校的这么一个机会,告诉孩子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从他们的思想入手,强调爱护公物、懂得珍惜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品德素质和学习水平。
  现在,孩子们已经住进了干净方便的宿舍,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不断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听着这阵阵的书声,孙大姐说:“我所做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只是我这个人愿意把自己想做的事情付诸行动,勇敢的去做,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从小都受到了雷锋精神的感染,当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愿意搭把手,帮助别人,心里想着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情,没有那么复杂。到这里来志愿服务,就是想通过我的一点爱心与行动,给孩子们教授一些生活的方法,帮助他们增加自信,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路程上变得更加坚强、自立,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祖国都有用的人”。朴素无华的话语里,透露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崇高的思想境界。
  作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孙大姐的志愿服务生涯,拿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做的普通的事情。她凭着一颗质朴、善良的心,一股火一样的热情,一种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精神,遵循着“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的红十字志愿服务宗旨,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玉树这块神奇土地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铺就了一条绚丽多姿的红十字志愿者之路,谱写了一曲动听的红十字志愿者之歌。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青海省红十字会官方网站-主办单位:青海省红十字会办公室 www.qhredcross.org.cn Reserved. | 青ICP备19001192号-1
信息中心:0971-8210359
2006-2022 www.qhredcros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众友软件】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16号

人民团体
青海民政公众号